中國恆大(3333)資產重組進展:恆大證券及恆大期貨即將改名,管理層大換血

中國恆大(3333),這位內房界的「萬億債王」,早年在香港市場上大舉投資,斥資逾200億元收購多幅地皮及商業大廈,並曾向金銀業貿易場的永遠名譽會長及前政協李德麟收購大唐證券及大唐期貨,隨後將其更名為恆大證券及恆大期貨。隨著清盤人安邁(A&M)接管恆大,接管人正加緊維護及變現恆大的資產。根據最新報導,持有恆大證券及恆大期貨的昌能發展有限公司將於2024年6月被安邁接手,而恆大證券及恆大期貨則計劃在2025年3月初改名為「同舟證券(Ark Securities)」及「同舟期貨(Ark Futures)」。

在安邁接管後,昌能發展、恆大證券及恆大期貨不僅將「恆大」品牌去除,還將撤換以往在中國恆大香港分公司的核心成員。特別是負責持有恆大香港子公司的陳代平,於2024年10月辭任昌能發展的董事職務。曾任中國恆大董事及恆大香港公司總經理的黃賢貴和張詔,亦在2025年1月底辭任恆大證券及恆大期貨的董事職務,取而代之的是恆大證券的代表龔瑞璇擔任新董事,而徐玲淋則繼續留任。

根據2024年一份法庭文件顯示,中國恆大的境外主要資產市值僅約224億港元,主要由房產及股份組成。在2022年中國恆大尚未進入清盤程序之前,其債權人已開始行動維護自身權益,其中位於灣仔的中國恆大總部(現名為萬通保險中心)已被債權人委任安邁接管,並多次招標出售,但始終未能引起市場的興趣。

此外,恆大在香港的多項物業,包括許家印私人持有的山頂三間豪宅、向恆地(0012)收購的元朗及生圍「皇宮屋」項目、長沙灣的「恆大·睿峯」(現名為睿峯)、屯門的「恆大‧珺瓏灣」(現名為緹岸)等,均已遭接管或放售。

市場上亦傳出恆大的前高管可能涉及資產轉移的情況,因此在中國恆大獲高院頒令清盤後,清盤人已向包括恆大創辦人許家印及其前妻丁玉梅等追討60億美元的股息及酬金,並獲得多項禁制令,限制上述人士處置、出售或削減名下約600億元的資產,並要求其披露資產。恆大亦曾公告表示,清盤人正專注調查公司業務及事務,並採取措施維護及變現集團的資產,以期向集團的債權人及其他持份者返還價值。

值得注意的是,恆大證券及恆大期貨是中國恆大於2018年1月向李德麟收購的,並於2020年聘請光大證券(香港)前銷售董事陳昌義過檔,當時陳氏所帶領的投資經理團隊的客户也隨之過檔。然而,隨著中國恆大債務危機的加劇,陳昌義於2024年10月1日離任恆大證券,並且其過檔的公司客户也陸續收到恆大證券的通知,終止其投資經理協議。
TimeNews
03-30 04:30特朗普家族加密貨幣計劃引發道德爭議與市場關注
03-30 04:30黑石集團考慮參與競購TikTok美國業務,擬透過財團分拆成獨立公司
03-30 04:30特朗普政策影響下的金融市場新名詞:認沽期權的意義
03-30 04:30馬斯克以450億美元收購社交媒體平台X,xAI市值飆升至800億美元
03-30 04:30內地茶飲市場資本出海熱潮持續 霸王茶姬正式遞交境外上市申請
03-30 04:30百度(9888)在阿聯酋展開無人駕駛服務合作,計劃部署超過1000輛自駕車
03-30 04:30特朗普計劃對進口藥品徵收關税,或影響美國經濟與通脹
03-30 04:30聯想推出全球首款太陽能驅動超薄手提電腦Yoga Solar PC
03-29 20:56萬科香港大埔馬窩上然2期次輪銷售安排出爐,158夥即將推出
03-29 19:44將軍澳海翩匯二手市場熱度上升,成交量及價格雙雙攀升
03-29 19:23世紀建業(集團)有限公司(00079)公佈2024年全年業績,虧損擴大至3108.6萬港元
03-29 19:22大山教育控股有限公司(09986)公佈2024年度業績,虧損顯著收窄
03-29 19:21弘業期貨(03678)公佈2024年度業績:股東應佔溢利大幅增長282.93%
03-29 19:18蘇州貝康醫療(02170)公佈2024年度業績 股東應佔虧損擴大至2.37億元人民幣
03-29 19:17福田股份有限公司(08196)公佈2024年度業績,股東應佔虧損達704.2萬元人民幣
03-29 19:15美的置業控股有限公司(03990)公佈2024年度業績,虧損達20.58億元人民幣
03-29 19:09中國生物科技服務控股有限公司(08037)公佈2024年全年度業績,虧損擴大至1.98億港元
03-29 19:07山東鳳祥股份有限公司(09977)公佈2024年度業績,股東應佔溢利大幅增長75.19%
03-29 19:06北京賽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2571)公佈2024年度業績:股東應佔溢利下滑3.27%至5366.6萬元人民幣
03-29 19:04北京金隅集團(2009)公佈2024年度業績,虧損達5.55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