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發動的關税戰對全球貿易格局造成了深遠影響,尤其是與中國之間的貿易幾乎陷入禁運狀態。然而,許多分析指出,印度和巴西等國家可能在這場關税戰中獲益。根據外媒的綜合分析,印度因為外資製造廠從中國撤出,正好趁機吸引資金設廠,並透過組裝iPhone來創造就業機會;而巴西則因為關税問題吸引了尋找新供應商的食材買家,並且中國也在囤積大豆,這使得巴西的出口量大幅增加。印度和巴西的官員已經表示,貿易戰為他們帶來了新的機會,並暗示他們已經做好準備,準備把握這些機會。
根據《華爾街日報》和彭博社的報導,巴西經濟諮詢公司APCE的首席經濟師André Perfeito指出:「特朗普正在重新洗牌貿易,這為我們開啟了機會之門。」根據特朗普在4月2日公佈的「對等關税」政策,巴西的關税僅為10%,屬於最低消費的範疇。
雖然特朗普對印度開出的「對等關税」高達26%,但仍然低於東南亞多個製造業基地的37%至49%,而中國的關税則已累積至145%。《華爾街日報》最新報導指出,白宮官員透露中國的關税可能會減半至約50%至65%,但仍然高於印度的水平。自從「對等關税」消息震撼全球股市以來,印度股市成為首個復甦的主要股市,Nifty 50指數一度達到四個月的高位,印度盧比也在上週達到今年的最高點。
隨著全球化的推進,許多國際企業以中國為生產基地,但近期因貿易戰而開始行動,這使得印度受益。《金融時報》報導,蘋果公司(美:AAPL)計劃最快在明年將在美國出售的iPhone轉由印度組裝。這一舉措是蘋果分散供應鏈風險的戰略,並且實施的速度和規模超出投資者的預期,目標是在2026年底前,每年在美國出售的iPhone中,至少6000萬部將來自印度,這意味著印度的iPhone產出將翻倍。
研究公司Futurum Group的行政總裁Daniel Newman表示,這一舉措對蘋果至關重要,能夠保持其增長動力,並顯示出大型企業如何迅速應對關税風險。根據IDC的數據,去年iPhone的全球出貨量達到2.32億部,其中美國市場約佔28%。
近年來,印度的手機製造業發展迅速,十年前的手機出口額僅約2.5億美元,現在已超過220億美元,其中蘋果佔據約75%的市場份額。如果上述消息屬實,印度的手機出口額將有望進一步增長。蘋果的供應商富士康在泰米爾納德邦已經設立了旗艦工廠,並計劃在卡納塔卡邦的工廠於今年內開始運作,年產量將達到2000萬部,與泰米爾納德邦的工廠產量相當。一直為iPhone製作防刮玻璃的紐約州企業Corning也計劃在泰米爾納德邦開始生產。
自特朗普宣佈關税後不久,印度貿易部已表示正在研究美國貿易政策的新發展可能帶來的機會。印度政府本月表示,將擴大對目前依賴進口的手機零件的津貼,並將泰米爾納德邦的主要機場貨運站升級,以改善貨車擠塞問題。
此外,印度目前似乎與美國的關係良好,未來可能迎來更多機會。日前,美國副總統萬斯訪問印度,透露兩國在雙邊貿易協議上取得進展,目標是在今年秋天達成,強調兩國是雙贏的夥伴關係,並形容美印正踏入合作的新紀元,合作範疇包括貿易、國防、能源和科技,並呼籲印度繼續致力於降低貿易壁壘,購買更多美國商品。
然而,《華爾街日報》指出,一些企業認為印度的監管環境變化頻繁,税法複雜,可能導致刑罰或漫長的法律糾紛。富士康印度分部的前主管Josh Foulger也批評,全球供應鏈的最大要素是一致性,印度仍需在這方面進行改善。他指出,供應商常以公眾假期為理由延遲交貨,工人則以交通不便為由遲到,但他認為這一切應提前計劃好。
至於另一潛在受惠國巴西,由於美國對巴西長年錄得貿易盈餘,因此僅被徵收較低的一成基本關税,這使得巴西在貿易中擁有相對優勢。根據美國貿易代表署的估計,去年美國對巴西的商品貿易盈餘達74億美元,同比增長31.9%。
Verde資產管理的投資總監Luis Stuhlberger分析,巴西與美國之間的貿易平衡關係意味著巴西將非常受益於全球關税的變化,「問題在於巴西能否把握這次機會」。經濟學家André Perfeito認為,近期巴西雷亞爾的升值是因為市場對全球貿易的樂觀預期。年初至今,巴西雷亞爾兑美元升值逾8%,目前匯率為5.66。
XP研究團隊形容,特朗普的關税政策雖然是壞事,但巴西可能因此獲得淨收益。XP預測,作為大宗商品強國的巴西將受益於貿易戰,貿易戰也將推動中國在拉丁美洲國家加快基礎設施投資。XP補充,於2018至2020年期間,貿易戰使中國對大宗商品的需求從美國轉向巴西,受惠的商品包括大豆等。當時,巴西的大豆農夫因此增加了銷售額,市場也關注這一劇本是否會重演。
巴西農業諮詢公司Datagro的主管Plinio Nastari預測,貿易局勢緊張可能促使中國向巴西購買更多穀物和肉類,如大豆、牛肉和雞肉等,減少對美國的進口。在2022年前的9年間,中國幾乎未曾向巴西進口玉米,但自特朗普首次貿易戰以來,中國於2022年5月開始向巴西進口玉米。《華爾街日報》指出,在特朗普上任之前,中國加工商已經開始囤積巴西的大豆,去年第一季他們幾乎購買了巴西所需的全部穀物。
彭博社認為,在美國十大牛肉出口國中,已有八個國家被徵收關税,因此巴西的肉類產品最有可能受到多國的追捧,並向清真市場如阿爾及利亞、土耳其等國出口牛肉。美國的第二大牛肉買家日本也正在與巴西洽談購買廉價肉類。美國農產品巨頭嘉吉(Cargill)的前大豆貿易經理Ivo Sarjanovic預測,如果貿易戰持續到第四季,即美國、中國和歐洲三地過往交換農產品的時期,美國將無法出口農產品,而其他國家則會繼續向南美購買商品。
除了食材外,巴西的鞋業也有望受益。巴西本是亞洲以外最大的鞋具生產商,當地鞋業一直希望向美國出口更多鞋具,以取代中國的產品。巴西鞋業組織Abicalcados的主席Haroldo Ferreira表示,如果美國不對巴西徵收重税,該行業向美國的出口額將有增長機會,而美國本身已是他們的主要出口市場。
巴西聖保羅市長Ricardo Nunes在財新網的專訪中表示,中美貿易摩擦為巴西創造了機會,讓巴西能夠與中國在潔淨能源、公共交通和城市發展等方面展開合作。他指出,中美關税對壘的升級,為全球貿易打開了缺口,巴西則有意填補這一缺口。
儘管美國的關税政策對全球經濟造成衝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上週下調了多國的經濟增長預測,但印度的經濟增長預測仍高達6.2%,遠超全球大部分經濟體,並且比中國預測的增幅高出逾2個百分點。IMF預計,巴西今年的經濟增長將達到2%,略高於美國和歐元區的增長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