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宣佈將對中國以外的多個國家「對等關税」的實施暫緩90天,這一消息引發亞太區股市的強勁反彈。隔晚美股出現「大奇蹟日」,日股和台股的報復性反彈均超過9%,韓股也大幅上漲近7%,早段更曾觸發機制限製程式交易。
在港股方面,早段曾一度上漲超過900點,回升至21,000點的關口,但隨後漲勢減弱,最終收市時升幅減半,仍然錄得超過400點或2%的增幅。A股的上證綜指及滬深300指數同樣上漲逾1%,但整體表現仍然落後於亞太區的主要股市。
港股的成交量略微減少至不足4000億元,北水資金流出超過40億元,為近一個月以來的最大流出量。恆生指數昨日高開545點,早段最高曾上漲946點,觸及21,211點。隨著內地3月居民消費價格(CPI)連續兩個月出現通縮,恆指早段的升幅一度收窄至265點,最低迴落至20,530點,最終收市時上漲417點,報20,681點,連續三日上漲,累計漲幅達853點。國指上漲132點,報7668點;科指曾上漲最多6.6%,最終收市時上漲2.6%,報4813點。
整體大市成交減少4%至3955億元,北水資金終止了連續13日的流入,轉為淨流出40.33億元,這是自3月11日以來的最大流出。北水主要沽出盈富基金(2800)及恆生中國企業(2828),淨沽出金額分別接近152億元及77.5億元。盈富基金全日成交金額增加50%至487億元,成為成交最多的股份。
摩根士丹利發表報告指出,匯豐控股(0005)的股價受到地緣政治影響而下跌,但這也使其短期估值變得更具吸引力,預期匯控在未來15日內的股價將跑贏大市,機會率超過80%,並給予其目標價83元,評級為「增持」。匯控全日上漲5.6%或4元,收報75.7元。
重磅科技股普遍表現良好,京東(9618)上漲3.7%或5元,收報141.7元;小米(1810)上漲2.7%或1.15元,收報43.05元;阿里巴巴(9988)上漲1.2%或1.2元,收報104.8元;騰訊(0700)上漲0.8%或3.6元,收報444.8元;然而,美團(3690)逆市下跌0.7%或1元,收報145.4元,成為表現最差的科指成分股。聯想(0992)上漲7.1%或0.53元,收報8.03元,創科(0669)及申洲(2313)均上漲逾4%。「蔚小理」則上漲近4%至接近5%。
獨立股評人郭思治表示,港股跟隨美股的反彈,曾突破100天線(約21,179點),技術上恆指向下尋底的過程暫時告一段落,除非中美之間的角力出現特別壞消息。不過,他預期恆指的反彈力度不會太大,並將呈現拉鋸待變的格局,因為中美貿易戰尚未解決,恆指可能在20,100點至21,500點的區間內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