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月底《財政預算案》放寬印花税的政策影響,3月份的港股表現相對理想,新盤銷情亦顯示出良好的增長,二手樓交投活動也有所增加,這使得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連續三週上升。根據最新數據,反映3月17日至3月23日市況的CCL指數報136.9點,按周微升0.06%,但升幅顯著收窄。儘管指數已連升三週,累計升幅達1.5%,但今年以來的指數仍然累計下跌0.54%。
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指數尚未完全反映近期中美貿易戰對香港樓市的影響。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楊明儀指出,隨著本月初中美貿易戰的升級,全球股市出現大幅波動,預計短期內樓價仍在尋底,並估計CCL在下季可能會下試至133點,較目前水平下跌約2.85%。
楊明儀還提到,本週的CCL主要反映了3月19日恆生指數重回24,000點並創下逾三年新高的情況,以及3月20日美國聯儲局和本港主要銀行維持利率不變的市場情況。然而,隨著4月初中美貿易戰的再次升級,全球股市再次出現劇烈波動,加上中美局勢的緊張,二手樓成交量開始減少,這對本地樓價形成了下行壓力。
事實上,CCL目前仍處於逾8年半的低位,與2016年9月的水平相近。指數較去年9月首次減息前的135.86點低位上升0.77%,但與2021年8月的歷史高位191.34點相比,已下跌28.45%。此外,與2024年3月「撤辣」前的低位143.02點相比,CCL也下跌了4.28%。
在4月7日,全球股市經歷了「黑色星期一」,隨後在4月9日美國與中國互相加徵關税,4月10日何文田的「瑜一‧天海」推售35夥,這些因素對本地二手樓價的影響將會在2025年5月上旬公佈的CCL中開始顯現。
另外,利嘉閣地產研究部主管陳海潮表示,市場仍在消化關税變動對經濟的實質影響,市民對於未來不明朗的前景持觀望態度,紛紛放慢置業步伐,導致指標屋苑的週末預約睇樓量受到壓力。根據利嘉閣地產研究部的數據,全港50個指標屋苑在週末共錄得1095組客户預約睇樓,較上週末的1135組下降3.5%,為近四周的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