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注意頁底重要聲明」
各位好,又係我漁民字D。近日高興見到多了不少新漁民,更值得開心的是有師兄師姐分享了寶貴的使用經驗,當中有師兄話要培養嚦咕嚦咕心態,小弟非常認同。
其實,麻雀遊戲在我心中的確可以比喻為投資市場,每一局就如一個投資交易,技術及運氣比例時高時低,對手的打法亦同時影響其他參與者,你副牌幾靚都好,除非天糊,否則一定赢嗎?麻雀遊戲在世界很多不同地方都有,但「規則」總往往有些不同,台灣牌、日本牌、上海牌、廣東牌、香港牌都會於不同年代、不同時候、不同地方(就算近如樓上三姑同樓下六婆),都會不時變化。如電影嚦咕嚦咕新年財片中的美國牌,竟然是可以換牌的,甚至莊家睇完牌可以要求換多次,似唔似CME改遊戲規則呢?所以就算大家識打麻雀,首先開局前,是否已經清楚這局是甚麼牌嗎?雖然麻雀研究學院(漁村)並非麻雀中、小學,沒有提供這類基礎課程,但船長不斷介紹最好的精讀課本,所以只要大家肯努力,知識及技術一定可以進步。
在日常生活中,我有時也會教小兒打麻雀,婆孫兒們也不時會一起耍樂。結果通常是姨婆經常食糊,多數糊牌番數是小的,但結果輸多赢少;外婆食糊不太多,糊牌番數偏大,竟然結果是赢多輸少;小兒少食糊,但吃出的一定是大牌,但更槽的竟是赢少輸多。希望以這生活例子嘗試去簡單說明 Win Rate (糊牌次數) 及 Reward (糊牌番數)是甚麼概念,希望對新手們有點幫助去體會船長內功及心法。很多人只看Win Rate,經常投訴甚麼系統、甚麼指標不夠準確,我感覺其實根本就是以上落差。
但重中之重其實是 Risk!小兒童子手,開牌通常都好靚,就算普普通通,「朋友們」也會陸續到手,而且他也只喜歡做大牌,所以糊牌通常最少四、五番,三元、清一色也常見,但同時他也經常出銃......即是他不重視 Risk! 結果通常最後都是輸家。其實打麻雀最緊要首先避免出銃,尤其輸大牌,雖然他年紀也有點兒小,所以經常為了赢,就算自己四番牌也會搏對手八番牌(例如睇住對方叫清一色萬子,也會照打剛摸回來的萬子,因為希望想保住自己四番牌,搏得過?),未能了解何謂「值搏率」! 但我們大人就不可以有這藉口。這就是Risk to Reward Ratio! 天氣環境不利自己,輸少當贏,手風唔順,縮減注碼,減少參與範圍及時間,甚至只做觀眾一會兒。輸了也不要全賴運氣差,理應更積極檢討一下。
我們每單交易的Risk範圍是甚麼,每個Plan又如何,整個組合又如何,其實全部最終都是靠我們自己決定。愈來愈多Algo係同枱雀友,你懂它們打法嗎?
週末看看電影輕鬆一下。
最後,請容許我講多一兩句, Long Financial Asset 或者可比喻為一個人找到不同身份的情人, 婚姻伴侶/法律認可的Partner/男女朋友/小三小四/一夜情等等,雖然所有都是情人,但責任及後果可以非常不同,分手的話,例如假設婚姻伴侶當時有殘障,有機會點止分身家⋯⋯後來醫學突然昌明痊愈是後話⋯⋯
WTI Oil Futures,Brent Oil Futures, 不同的 Oil ETF/ETN,不同銀行Synthetic Oil產品也通通不同...
不同麻雀館、不同枱,規則絕對未必一樣。
黃金、白銀等等也是的...
重要聲明:股市漁夫內的所有內容,包括本影片,絕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或購買任何股票及金融產品的特定推薦意見及/或不構成任何游說或要約,以購買、出售或以其他方式交易任何證券、期貨、期權或其他金融工具或其他產品,漁夫系統的內容亦並非就任何個別投資者的特定投資目標、財務狀況及個別需要而編製。投資者不應只按漁夫系統的內容進行投資。用戶必須留意,漁夫系統的所有訊號,並非是買賣訊號或任何投資建議,而所有訊號均是全自動用第三方提供之客觀市場數據計算出來的結果,當中並不涉及任何人為的想法、修改、修訂或任何投資建議。本網站包含的所有內容、資訊、訊號,並不針對任何特定的投資目標、財務狀況以及可能使用或接收該內容的特定人員的特定需求。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考慮各種金融產品的個別特點、個人的投資目標、可承受的風險程度及其他因素,並適當地尋求獨立的財務及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