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見到彭博商業周刊的封面大字標題,寫著「通脹已死?」漁夫一向特別留意財經雜誌封面,因為間中會出現非常有效的相反指標!主要原因是,媒體從業員最關心的就是吸引眼球,所以一般會選擇用一些大衆感興趣的話題來做雜誌封面。近的例子有2016年油價見底時出現在巴隆氏週刊的「HERE COMES $20 OIL」,當時漁夫亦有在Facebook出post指這是一個相反指標。而數最經典的例子,則是1979年美國商業週刊的「THE DEATH OF EQUITIES」,封面副題是 How inflation is destroying the stock market,當年通脹失控,利率高企導致美股估值偏低,70年代後期標普500指數的市盈率長期處於單位數字,由於投資長期跑輸通脹,普羅大眾對股票以及投資漸漸失去興趣。記得老媽子曾經說過,當時爺爺在香港南洋商業銀行做定期存款,年息有18厘,所以當年無乜人肯投資股票。媽媽亦曾經叫爺爺用十四萬港元買入港島南區置富花園兩房單位用作收租⋯⋯但爺爺的回應是,10萬元放在銀行每月可收到過千元利息,在港島東租一個兩房單位只需HK$500,為何要買樓貼租客?爺爺在港島東經營辦館,當然不懂得環球經濟形勢,更不知道他正身處一個大轉勢位,便是美國惡性通脹快要去到盡頭,香港利率會跟隨美國見頂回落,股、樓、債會因爲利率回落而出現估値向上炒(技術上叫valuation expansion / 股票市場叫P/E expansion)。有趣的是,商業周刊推出這個「股市已死」封面就正正標誌著最長美股牛市的誕生,真係唔到你唔信邪!
【Now財經台】中美副部長級經貿磋商「加時」,恒生指數高開361點後愈升愈有,午後曾升逾700點,市況是否轉勢? 「股市漁夫」創辦人莊志雄表示,早前曾提及預期港股今年便會尋底,因為中港股市估值不算昂貴,只要有一出現利好消息,例如中央提出降準後,股市便即時造好。他續指,即使是過去一個月最差的時候,仍尚有三成股票股價於50天線以上。現時外圍市況好轉,加上中央態度有寬鬆迹象及中美貿易談判帶動,以及美國聯儲局本周並無縮表,故令港股反彈較強,惟這些因素未必能改變大方向。 https://finance.now.com/analysis/study.php?topicId=3&newsId=477840 https://finance.now.com/analysis/study.php?topicId=3&newsId=477841
今年開局首個星期,美股於Santa Claus Rally完結後再升,標普500指數由12月24日的收市低位2351點起計,反彈了超過7%,但期間相當反覆,操作不易,揀錯股票博反彈隨時輸錢,最佳例子是股王蘋果電腦,反彈幾天後罕見地發盈警,消息一出便跌凸升幅!漁夫再一次強調,今年要忘記過氣科技股王,例如美國的FAANG和中國的BAT(即美國科技巨擘Facebook、亞馬遜、蘋果、Netflix和Google母公司Alphabet,以及中國科網三巨頭百度、阿里巴巴和騰訊),這些估值一度炒到離晒譜的股王,累積了海量蟹貨,要用數以年計的時間來慢慢消化,博反彈還是用指數ETF好了。以後每次想出手撈股王,記得回顧以下的股王下馬圖,過氣股王就算返到家鄕隨時要等超過10年,最差例子是不斷沉淪的前度萬億股王中石油(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