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慎(0014)於2023年上半年成功扭虧為盈,並且維持派息,這使得其股價在午後交易中一度上升4.8%。在最近的業績會上,希慎主席利藴蓮表示,雖然目前香港的經濟環境仍面臨挑戰,但他認為「都有少少曙光」,特別是在零售市場的轉型方面。利藴蓮提到,儘管美金與港元掛鈎導致港元強勢,影響了旅客的消費行為,許多消費者選擇前往日本等地,但香港的零售市場仍然具備轉型的潛力。他指出,利園早年已經開始部署轉型,以迎合新一代消費者的需求。 隨著深圳重啟一簽多行的政策,利藴蓮表示,希慎「好幸福地處於最興旺的大灣區門口」,他相信市場的人流和消費將會持續增長。他強調,內地的消費潛力非常豐厚,希慎將繼續努力吸引內地消費者來到香港,特別是利園區。 希慎的執行董事及首席營運總監呂幹威(Ricky)也表示,「有北上就有南下」,如果將香港視為大灣區的一部分,則其潛力是無限的。他指出,利園區結合了本土及港風文化,並且能夠與國際接軌,這使其對大灣區及國際旅客具有獨特的吸引力。自一月份重啟一簽多行以來,旗下商場的人流及銷售均有良好的增長,希慎將繼續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力求在大灣區佔有一席之地。 在業務表現方面,集團在2024年的寫字樓出租率達到90%,較去年上升1個百分點;而商舖出租率則因為裝修及重開的影響,按年下降5個百分點至92%。集團首席財務總監蔡易霖指出,儘管市場環境艱難,希慎的寫字樓出租率仍然保持在90%,並且續租租金的跌幅已經開始收窄。至於零售方面,蔡易霖提到,2023年至2024年有許多商舖進行裝修,造成短暫的空置期,這也是出租率下降的原因之一,但續租租金仍然持續上升。 在內地市場方面,希慎於2021年9月以35億元人民幣收購了位於上海的商業項目,並將其打造成「上海利園」。集團表示,自收購以來,該項目經過提升後已獲得市場的認可。儘管上海市場近年面臨挑戰,但寫字樓的出租率已在一年內達到70%,而商場部分的出租率在九個月內已超過60%。希慎的首要目標是將上海利園打造成為一個展示平台,吸引優質租户並進行良好的管理,以此作為希慎品牌在內地立足的據點。未來內地的發展將根據集團的財務狀況、周邊經濟環境及合適項目的出現來進行適當的選擇。 此外,集團的淨負債率在去年為31.4%,較去年上升4.2個百分點,較2024年中期則增1.5個百分點。集團解釋,這主要是因為重大工程項目的推進導致資本開支增加,但仍在集團的預算範圍內,負債率保持在健康水平。集團的平均利率為4.3%,僅較2023年末上升0.1個百分點,並且定息及浮息債務的比例將繼續維持在六四的比例,債務的平均年期為3.4年。
Time | News |
---|---|
04-26 04:30 | 新界新盤票王SIERRA SEA首輪認購超額116倍,成交創新高 |
04-26 04:30 | 香港寬頻(1310)中期業績大幅增長69.11倍,董事會積極應對中移動收購事宜 |
04-26 04:30 | 比亞迪(1211)首季純利大增至91.54億元,營業收入增長36.35% |
04-26 04:30 | IMF下調亞洲GDP增速預測 香港經濟面臨挑戰 |
04-26 04:30 | 貿易戰升温影響樓市,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微升但仍面臨挑戰 |
04-26 04:30 | 中國電信(0728)首季收入持平,5G用户增長顯著 |
04-26 04:30 | 百度(9888)推出新款文心大模型4.5 Turbo及X1 Turbo,宣稱性能超越DeepSeek |
04-26 04:30 | 內地訪客來港購買壽險保單增長顯著,2024年保費達627.99億元 |
04-26 04:30 |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加快實施積極宏觀政策 以穩定經濟形勢 |
04-26 04:30 | 港交所(0388)斥資63億元收購置地控股(H78)交易廣場物業,市場反應褒貶不一 |
04-26 04:30 | 巴菲特旗下巴郡持有美國短期國庫券達3008.7億美元,市場關注經濟風險 |
04-26 04:30 | 特朗普就關税問題與中方談判有進展 恆指一度升358點 |
04-26 04:30 | 民生商舖獲佳寶超市租用 大埔舖位月租11.5萬元 |
04-26 04:30 | 東京通脹加速上升,米價飆升93%成推動因素 |
04-26 04:30 | 中國平安(2318)首季業績亮眼 壽險新業務價值增長34.91% |
04-26 04:30 | 海外人士再度湧入香港租樓 市場需求持續上升 |
04-26 04:30 | 印花税上限調整刺激細價樓成交,資深投資者再度入市 |
04-25 21:48 | 中國神華(1088)第一季純利下滑19% 煤炭及售電收入雙雙減少 |
04-25 21:26 | 中國光大銀行(6818)首季純利微增至124.64億元 但經營收入下滑 |
04-25 20:16 | 廣汽集團(2238)第一季虧損7.3億元 受汽車銷量下滑及市場競爭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