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9月以來,美聯儲已進入減息週期,原本預期借貸成本會降低,從而刺激經濟復甦。然而,近期多國國債孳息率卻急劇上升,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上週一曾高見4.80釐,兩周內漲幅超過20點子(1釐等於100點子)。英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更是創下17年來的新高,而德國和法國的債息也達到至少半年的高位。分析人士指出,全球債息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美國的就業數據強勁,以及市場對美聯儲減息次數的預期減少。這一情況引發了對全球債務負擔加重的擔憂,部分央行因此更難以減息來提振經濟。專家預測,中長期債券的回報可能會比股票更具吸引力。
根據《華爾街日報》、CNBC、《金融時報》、路透社及《紐約時報》的綜合報導,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一度升至近9個月的高位,隨後回落至約4.57釐,與去年底的水平相近。相比之下,2023年底的預測僅為約3.86釐,至今仍上漲約70點子;而30年期國債孳息率則曾升至約4.85釐,為兩年來的高位。
在全球範圍內,債息普遍上揚。由於歐洲經濟疲弱,德國的債券孳息率不及美國,市場資金流出德債,轉而流入孳息率較高的美債,導致德債孳息率上升。去年12月初,德國10年期債券孳息率僅約2.03釐,但在短短一個半月內已升至約2.62釐,創下半年來的新高;同期法國10年期債券孳息率也由約2.87釐上漲至3.47釐,創下超過一年來的高位,上週五則回落至約3.28釐。英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上週二最高曾見4.9釐,為2008年以來的新高,30年期的孳息率更高見5.45釐,為1998年以來的高位。
亞洲市場同樣不例外。日本自去年起開始正常化其貨幣政策,上週其10年期債息亦升穿1釐,達1.2釐,創下13年來的新高。印度10年期債息則創下近一個多月以來的最大漲幅,達約6.85釐,為近兩個月的高位。新西蘭及澳洲的10年期債息也達到近兩個月的高點。相對而言,中國的10年期債息在本月內卻見新低,人民銀行決定自本月起暫停公開市場買入公債,外界普遍認為這是因為內房及消費疲弱,資金湧入債券以尋求避險。
許多分析師認為,近期全球債市的大規模拋售主要是由美國引發的。去年9月,美國新增25.4萬個非農就業職位,遠高於市場預測的約14萬個職位。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導,強勁的就業數據使市場對美國經濟擺脱衰退的前景持樂觀態度,這促使10月美國債價下跌,孳息率上升。隨後,特朗普在11月的選舉中勝出,他所預告的政策使市場預期將帶來通脹,美聯儲的口風也隨之改變,預計2025年減息次數將由四次減至兩次,這進一步導致市場拋售債券。債息的上升也推高了普遍的借貸成本,根據聖路易斯聯邦儲備銀行的數據,美國30年期抵押貸款的平均利率一度接近7釐。
《華爾街日報》分析指出,2022年美聯儲的激進加息使市場普遍認為這只是過渡階段,並押注2023年會比美聯儲預期更快減息。然而,現在越來越多的投資者相信,美國經濟能夠承受較高的利率,通脹也將持續成為威脅。去年11月,投資者已預測今年美聯儲只會減息兩次,這一預測比最初官員所預測的四次要少;而在去年12月,美聯儲預計今年減息兩次時,交易員則押注美聯儲今年只會減息一次,甚至可能不減息。這些押注對債券回報率產生了影響。
CNBC的綜合分析師指出,債息高企將加重政府的還債負擔,對於持續赤字的政府尤其困難。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的執行副總裁Tony Crescenzi表示,債券投資者正在呼籲全球財政當局控制預算。匯豐環球研究的首席亞洲經濟學家Frederic Neumann則指出,美國債息的上升使得一些央行在短期內更難以降息,例如印尼央行最近決定維持利率不變。
《華爾街日報》最後指出,債息的上升推高了借貸成本,同時吸引投資者購買債券以獲得零風險的回報,反而對股市造成壓力。美股在12月的表現確實不佳,標準普爾500指數累計下跌2.5%,道瓊斯指數則下挫逾半成,納斯達克指數則持平。該報展望,與高企的孳息率相比,美股顯得脆弱,尤其是以歷史水平來看,美股目前的價格已屬昂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