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畢馬威最新發表的首季IPO市場回顧報告,香港的新股市場在2023年第一季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共完成了15宗首次公開募股(IPO),集資金額高達177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接近三倍,創下自2021年以來的最佳開局。 報告指出,在這15宗IPO中,有6宗的集資額超過10億元,而去年同期僅有1宗達到此規模。這一顯著增長的原因之一是隨著DeepSeek技術的普及,全球投資者對中國內地科技公司的關注度大幅提升,進一步推動了香港新股市場的活躍度。第一季的上市宗數較去年下半年增加了25%,而且由於有6宗IPO的集資額超過10億元,這使得平均交易規模增長了1.93倍。 在全球範圍內,今年首季的IPO上市宗數為283宗,與去年持平;集資總額達到282億美元,按年增長4%。美國的兩大證券交易所仍然在集資額方面領先全球,佔據全球IPO集資總額的30%;而東京股票交易所因完成了今年以來最大的IPO而位居第三,香港股票交易所則排在第四位。 在中國內地,滬深A股在今年第一季的集資總額為255億元人民幣,同比減少34%;上市宗數為33宗,同比減少8%。值得注意的是,超過35%的集資額來自6宗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的上市項目。 畢馬威進一步指出,香港新股市場的增長勢頭仍在持續,目前申請上市的企業數量已增至120家,較2024年年底的86家顯著增加。這一升勢主要源於首季有51家企業首次提交申請,而上季僅有24家。此外,「A+H」上市模式也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青睞,首次提交申請的企業中約有四分之一來自A股的上市公司。畢馬威中國香港資本市場組主管合夥人劉大昌表示,投資者信心的提升以及近期的AI熱潮,正促使更多處於初步發展階段的內地科技公司考慮透過特專科技公司通道來港上市,預期香港新股市場將迎來充滿活力的一年。
Time | News |
---|---|
04-03 04:30 | A股企業持續來港上市推動本港IPO市場增長 |
04-03 04:30 | 致豐工業應對美國加徵關税,計劃擴展新能源業務至中亞及東南亞 |
04-03 04:30 | 特朗普將聽取簡報 以促進TikTok美國業務交易進程 |
04-03 04:30 | 恆隆地產舉辦論壇 探討房地產市場可持續發展 |
04-03 04:30 | 港股反覆走勢,市場靜待特朗普關税政策公佈 |
04-03 04:30 | 惠譽:內地房地產市場或見改善 但企業表現仍存差異 |
04-03 04:30 | 港股反彈受阻,市場觀望情緒濃厚 |
04-03 04:30 | 回顧騰訊(0700)上市之路:從QQ熱潮到市值百億的成功故事 |
04-03 04:30 | 豪宅市場回暖,薄扶林道及西沙地區成交活躍 |
04-03 04:30 | 郵儲銀行(1658)將發行1300億元A股增資 以提升核心資本及競爭力 |
04-03 04:30 | 啟德體育園開幕,恆地(0012)HENLEY PARK租金創新高 |
04-03 04:30 | 銅鑼灣景隆街迷你舖租金回落 仍低於11年前高峯 |
04-03 04:30 | 恆隆地產推動可持續發展,ESG成為競爭優勢 |
04-03 04:30 | 渣打財富方案:內地及香港股票盈利增長潛力大,年底恆指預測上調至24,000至26,000點 |
04-03 04:30 | 建滔積層板股價有望挑戰10元大關 |
04-03 04:30 | 港元拆息持續回落,人民幣微升但仍處低位 |
04-03 04:30 | 恆指微跌4點,港股反彈受阻 A股成交額再創低 |
04-03 04:30 | 摩根大通:內地樓市穩定後風險回報愈加「有趣」 |
04-03 04:30 | 名人再度進軍豪宅市場:利豐集團馮裕鈞及香港興業鄧滿華分別購入高價物業 |
04-03 04:30 | 港元定存利率穩定,6個月及12個月年利率均達3.5釐 |